親子關系好的傢庭,父母都懂得適當露怯

原標題:親子關系好的傢庭,父母都懂得適當露怯

01

周日輪到景先生送女兒去上早教,可她卻一直不停地纏著我:“媽媽,你陪我去好不好?媽媽,我想讓你陪我去上課!”

看著小五月可憐巴巴的眼神,真想眼睛一閉,就從瞭她。

可想起明天上班要交的報告,不得不狠下心來:寶貝,昨天媽媽陪你去瞭,今天輪到爸爸瞭。下星期媽媽再陪你去好不好?

閨女依然不開心,一副“今天媽媽必汽車重低音電容須陪我去”的倔強表情。

我和景先生對視一眼,開始瞭“撒嬌賣萌”。

“哎呀,媽媽肚子好像不大舒服!”我一邊捂著肚子,一邊摸索著往床上躺。

景先生立馬附和道:“哎呀,媽媽肚子又疼瞭,可能最近太累瞭。那今天爸爸陪你去上課好不好?”

小五月篤篤地跑進房間,爬到床上,用小手按著我的肚子:媽媽,你肚子又疼瞭麼?那你躺著別動,我去給你找藥藥吃。

景先生從維生素瓶子裡拿瞭“藥藥”。小五月接過藥,跑回房間:“媽媽,你快吃藥!吃完藥就好瞭。”

我吃過藥,充滿遺憾地對小五月說:“不好意思啊,寶貝,媽媽肚子疼,不能陪你去上課瞭。”

小五月特別認真地點頭:“媽媽,我跟爸爸去上課瞭,你吃完藥就會好的。等我上課回來,再陪你玩。”

兩歲的小五月,自己穿好鞋子,背起小書包,牽著爸爸的手,準備出門。回過頭對我說再見,還特別叮囑我:你要好好吃藥哦,我上完課就回來陪你哦!

我一邊很乖地點頭,一邊忍住不要笑出來。

原本即將上演的母女“生離死別”拉鋸戰,就在“媽媽肚肚疼”的外衣下,悄然而溫馨地結束瞭。小五月心甘情願地和爸爸去上課瞭,媽媽也可以幸福無比地去忙自己的工作瞭。

有時候,我們都容易困囿於傢長的權威,喜歡用命令式的語調和孩子溝通交流,一旦達不到溝通目的,就容易簡單粗暴來一句:“你要乖,要聽話!”

願意屈從的孩子,內心充滿瞭委屈;不願意屈從的孩子,便直接和父母哭鬧。

就這樣,很多時候父母和孩子的溝通就處於一種強硬的拉鋸狀態,弄得雞飛狗跳,心情糟糕。

聰慧的父母,要學會利用孩子對獨立的渴望,適當露怯,激發孩子的雄心和信心,不但有利於孩子成長,也更容易解決親子日常溝通中的一些難題。



02

露怯並不是軟弱,而是一種智慧。但對於父母來說,卻並不容易。尤其是那些特別能幹特別優秀的父母,常常容易將社會和工作的權力遊戲帶到傢庭中。

女友是一傢文化公司的CEO,雷厲風行女強人一枚。大到公司戰略決策,小到具體業務對接,都親力親為,一切盡在掌握之中。

事業上如此,傢庭生活亦打理得井然有序,持傢理財樣樣出色。唯獨對於兒子,總有一種深深的挫敗感。

想想都覺得心裡委屈,她這麼努力地工作,送兒子去最好的國際幼兒園,專門請瞭保姆接送和伺候兒子三餐,吃的穿的都是最好的。可為什麼孩子卻一點都不領情呢?

那天,她帶兒子去遊樂場,兒子非要搶小朋友的玩具。

眾目睽睽之下,兒子死活拽著別人的玩具不撒手,她軟硬兼施,兒子不僅無動於衷,還嗷嗷大哭。

女友抑制不住內心的怒火,照著兒子屁股上就是一巴掌:傢裡玩具不夠多嗎?你要什麼沒給你買?媽媽讓你放手,你不聽話是吧?

然後,女友硬生生地把兒子的手指頭從玩具上一個個松開,搶過玩具還給瞭其它小朋友,順帶把兒子拖走瞭。

兒子一邊被媽媽拖著,一邊哭喊:“不要媽媽!討厭媽媽!媽媽是壞人!”

聽著這些撕心裂肺的呼後級擴大機推薦喊,女友的心都要碎瞭,感覺自己完全養瞭一隻白眼狼。

心理學上,父母越強大,孩子越依賴。孩子的自我被不斷地否定,慢慢地,孩子會養成習慣:爸爸媽媽會為我做好一切,並且認為這一切都是理所當然。

可是,當他想要那個玩具的時候,媽媽沒有幫他實現,而且,他的反抗顯得弱小無比。那時候,孩子一定是極其傷心、挫敗、無助,才會發出撕心裂肺的吶喊。

每次以傢長式權威壓制住瞭孩子的行為和情緒,看似贏得瞭親子關系的勝利,達到瞭我們想要的目的,但卻失去瞭孩子對我們的信任。

傢長越硬,孩子也越硬,那親子關系也會硬邦邦、冷冰冰。



03

多少年來,我們都太習慣傢長式音響電容價格權威。我們的父輩,爺輩,都沿襲著“說一不二”的威嚴。第一次當父母,我們會在潛意識中,不自覺地沿用父輩的教育方式。

在父輩看來,對著一個小孩說:“對不起,謝謝你”,簡直是一件極其可笑的事情。可是,身為孩子,他們隻是年紀小一點而已,依然有被尊重、被理解的權利。

我清楚地記得,當我第一次對閨女說:“媽媽錯瞭,對不起”,我的父母,也就是孩子的姥姥姥爺,把這個當一個笑話,講給所有的親朋好友聽。

但我一直堅持著,如果我不對我做得不好,我就會跟女兒檢討;同樣,如果她做錯瞭,我也會分析給她聽,要求她道歉。

當你始終堅持親密育兒時,傢裡所有的障礙都會為你讓道。

後來,我的父母也開始學著尊重小五月,會跟她像朋友一樣討論,會做錯瞭事後承認自己的不足,會露怯,會示弱,大傢都找到一種很開心、很融洽的相處模式。

04

武志紅認為,傢的規則是珍惜。

親子關系中,最重要的,是要讓大傢學會理解和尊重,珍惜彼此之間的情感,增加傢庭的凝聚力。

在知乎上,有個小故事,讓我感覺很美好。

樓主小的時候,傢裡換瞭新房子。裝修完成後,媽媽對她說:爸爸媽媽的錢這次都用來買房子瞭,但是以後傢裡還要買電器生活。你看咱傢一共三個人生活,以後每買一種電器,咱三個一起出錢吧?

於是,大到電器,電視機、電冰箱、洗衣機,小到一個盤子,父母都會帶著她一起去選購、比價,並征求她的意見。

每買一件東西,都要求樓主從自己的壓歲錢和零花錢裡,拿出一部分,為傢庭做貢獻。

在樓主的傢裡,她從來沒有覺得父母多麼強大和無所不能,相反,她感覺到的,是無論遇見什麼事情,全傢人都要一起努力,一起經營。

後來,樓主出國瞭幾年,又和別人結瞭婚,但無論她的生活有什麼變化,她都從未有過和父母分離的感覺。無論走到哪裡,她都覺得:自己和父母是一傢人,永遠不會分開。

我們大部分傢庭模式,都是父母做傘,保護孩子。但是,適時地告訴孩子,父母並沒有那麼厲害,讓孩子參與到建設傢保護傢的過程中來,也許能讓孩子更加懂得珍惜和責任。



05

知名作傢伊坂幸太郎有句話:一想到為人父母,居然不用經過考試,就覺得真是太可怕瞭。

是的,父母並不是無所不能的。

重要的是,我們願意在第一次為人父母之時,保持自省和自我進步。

比如,孩子在學習過程中遇見困難,會問:“媽媽,這個字怎麼念。”我們可以告訴她:“哎呀,這個詞媽媽好像也不會,要不,我們一起來查下字典試試吧?”

比如,孩子在交友過程中,有點羞澀,雖然很想和小朋友一起玩,但是自己不敢走近,希望媽媽去協調。我們可以說:“媽媽也挺害羞的,你能不能帶媽媽一起過去打個招呼?”

很多事情,我們都是出於自我的不自信,才用傢長式的權威來命令孩子。然而,傢是講情感的地方,而唯有愛,才能讓情感流動起來。

我們並不需要高高在上,無限威嚴,才能教育好孩子,才能讓孩子愛我們。

當我們學會適當“露怯”,會驚喜地發現:孩子其實強大且獨立,並且有一顆炙熱的想保護父母、愛護父母的心,收獲良好的親子關系也便水到渠成。

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

責任編輯:

聲明:本文由入駐搜狐號的作者撰寫,除搜狐官方賬號外,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,不代表搜狐立場。

閱讀 ()

台灣電動床工廠 電動床

台灣電動床工廠 電動床

AUGI SPORTS|重機車靴|重機車靴推薦|重機專用車靴|重機防摔鞋|重機防摔鞋推薦|重機防摔鞋

AUGI SPORTS|augisports|racing boots|urban boots|motorcycle boots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jdo117h3w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